解读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十项措施
大气生态环境关乎群众基本利益,关乎经济不断健康发展,关乎全方面建好小康社会,关乎达到民族民族复兴强国梦。当今,我国大气污染不容乐观,以可吸入颗粒(PM10),细颗粒物(PM2.5)为特点污染物质的地区性大气环境问题日趋严重,危害群众身心健康,影响社会和谐稳定。随着我国工业化的,城镇化的大力开展,能源消耗不断提升,大气污染防治的压力继续扩大。为进一步改善空气指数,制订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。

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是由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。
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十项措施
一个是加大治理力度,降低多污染物质排放。全方面整治燃煤小型锅炉,加速关键行业脱硫、脱硝、除尘改建工程项目。综合整治地域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。加速取代黄标车和破旧车辆,大力推广公交系统,推广新能源车,加速提升燃油质量。
二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,推动经济转型发展。管控高能耗、高排放行业新增生产能力,加速取代落后生产能力,果断停工生产能力严重过盛行业违规在建工程。
三是加速公司技改,提升 科技创新力。大力推广绿色经济,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链,推动重大环保设备、设备的革新开发与产业链应用。

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,提升清洁能源需求。京津冀、长江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域力争达到煤炭交易总量持续下滑。
五是严苛投资节能环保准入条件,提升 准入条件门槛,优化产业链总体布局,严苛限制在生态敏感或环境敏感地域建设”两高”行业工程。
六是发挥市场经济作用,完善环境经济政策。中央预算设立项目资金,实施奖补政策。调整完善价钱、税收等方面的政策,鼓励坊间和企业投资进入大气污染防治行业。
七是完善政策法规体制,严苛依法监管。我国定期进行公布关键地域空气指数排名,建立重污染公司环境信息内容强制公开体制。提升 环境监管水平,扩大环保稽查力度。
八是建立地域协作体制,统筹地域环境整治。国务院与各省级政府部门签署责任书,进行年终考核,严苛追责。
九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体制,制订完善并及时开启应急处置预安,要善应对重度污染
十是确立各方职责,动员全民参与,一同改善空气指数。